百色新闻网西林10月17日讯(通讯员 熊燕)今年以来,西林县以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重点,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开展全县教育扶贫各项工作,以2019年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以上为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权,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权益、改善民生,全县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自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西林县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特别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失学适龄儿童少年劝返工作,从上至下统一思想,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机制和“三级联动”防护网络,压实乡(镇)政府、部门、学校、家长控辍保学责任,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适龄儿童少年解决接受义务教育面临的困难,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因残失学辍学。
广泛宣传,提高法律意识。
积极组织各村工作队及帮扶联系人、学校等深入到村到户广泛开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社会和家庭对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意识。对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未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各学校、各村要及时书面报告镇党委、政府,并配合镇党委、政府做好劝返回校复学工作,责令限期送子女入学。
多举措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学前学会普通话”,学前打下好基础。
全面推广普通话,把“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作为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依托当地教师和第一书记开展“推广普通话夜校”活动,针对3-6岁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特别是农村幼儿园,要求教师普通话教学,让贫困山村的孩子学讲普通话、会讲普通话。
司法督学,依法控辍。
以法院为牵头单位,以《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补助政策为重点,分别组织各乡镇辍学学生家长开展特别的法制教育。同时依托乡(镇)党委、政府、包村工作队,联合司法所、派出所进村入户开展司法教育。严格依法处理非法婚姻并生育行为。年内,西林县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5起与未成年少女结婚致其辍学案件,对其中2起案件提起公诉,3起正在侦查,有力震慑同类犯罪,预防未成年人辍学,依法控辍。
控辍保学数据比对清理,规范管理,提早预防。
将公安人口户籍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医疗部门人口信息、在校学生花名册等18万余条信息互相比对、多方求证、精准掌握辖区内24449名适龄人口和846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的就学信息,排查出辖区内疑似失学辍学花名册,根据名册,逐一排查,形成失学辍学人员名单,并实施劝返工作。
多元化方式,做好保学工作。
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开展师生文化活动,将老师和学生作品集中展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学生特长和爱好,确保学生留得住、学得好。
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落实“贫困学生助学金发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等政策,支持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和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提供与亲人视频服务。开展作文评比、开设音体美兴趣班,让留守儿童在丰富的校园生活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打造书香校园,实现教育多元化。每晚播放1个睡前故事,陪伴山区留守内宿生安心入睡。学校图书室定期更新图书,每月开展阅读活动,举行阅读、美术、音乐等分享会,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师生互动和校园活力。学生受到关注,得到表扬,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获得成就感,从而喜欢学习,喜欢学校,留得下来,保学工作取得成效。
做好资助工作,确保学生不因贫辍学。
强化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力度,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县级层面出台《关于印发西林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困境学生救助工作方案》,下发《关于印发西林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在县城学校就读资助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西林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读大学生路费补助方案的通知》,做到资助工作全覆盖,确保不发生学生因贫辍学情况。
西林县以“努力实现2019年西林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以上(含)”为工作目标,多举措推进控辍保学工作,据悉,春季开学以来,全县共有205名适龄儿童辍学,截至10月17日,通过进村入户开展劝返,已成功劝返124人。西林县将继续聚焦教育扶贫,着力开展辍学生保学劝返、在校生保学工作,用真心感动家长,用爱留住每一位学生,用行动成就孩子求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