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田阳3月2日讯 (通讯员 黄国顺) 元宵节即将来临,笔者在田阳县西南部大石山区农户群众家中看到,家家户户火灶上方挂着的一串串腊猪肉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逢年过年的时候,山区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宰杀年猪过春节,而且大多还是用菜叶饲养的本地猪,饲养时间长,肉质好,味道鲜美。年猪一般是在腊月廿五、廿六宰杀,每头一般在150-200斤左右。这么大的一头猪,几天时间肯定吃不完,于是每户都把宰杀了的年猪的大部分猪肉加工成腊肉挂在火灶上,留到春节过后慢慢吃。农户在加工腊制的过程中非常讲究方法,猪身段上的肉切成一条条来腊,叫腊肉段;猪四脚则切开来腊,叫腊猪脚;猪头则把头骨取出再腊,叫腊猪头;猪尾巴则连着脊柱砍下长长一段,叫腊猪尾;猪肠子则用肥瘦猪肉和其它配料做成灌肠来腊,叫腊灌肠。加工好的这些腊肉,多达几十串,可谓五花八门,样样应有尽有,人们戏称之为“五腊”。由于腊出来的肉放在有太阳照的地方风干,其味道不好,而放在阴的地方风干又怕臭坏,因而农户都把腊肉放在火灶上方挂着。这样一来,不仅味道变得美,而且也腊熟得比较快,十几二十天下来,就可以把这“五腊”做成元宵节上的美味佳肴,让农户都能在元宵节里尝上了没有一点肥腻味道的另外一种美食。